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超重量級磯釣:累並快樂著

 其實玩重磯的人十趟出門大概有九趟是白跑,剩下的那一趟,還有九成只能釣一些上不得臺面的雜魚,因此真正稱得上有收穫的,頂多只有百分之一而已。

  通常會有下麵的這些人會迷上重磯釣:一是想拼大物但會暈船者;二是罹患深度釣魚癌而不可自拔的人;三是缺乏家庭溫暖,寧願去海邊受折磨的傢夥;四是財大氣粗、有錢有閑,平日修理別人慣了,總想找機會被修理一下的闊佬;五是腦袋壞了……

  有上述症狀之一者,就有可能迷上打重磯。(好了、好了,不開玩笑了,言歸正傳。)

  重磯釣季與目標魚

  理論上打重磯是沒有季節之分的,只要風浪許可,任何時候都是釣季。以日本為例,夏天當然是打重磯的盛期,但冬天也一樣有人玩。前不久日本某雜誌還報導過有個叫做左藤守的釣具店老闆,從10月直到來年的2月,幾乎每個週末都要上礁甩竿,結果被他釣到了二十幾條大石斑,重量從二十幾千克到四十幾千克不等!

  臺灣地區也是,春末到秋初之間玩的人比較多,冬天玩的人就相對少了,這跟氣候、海況有關。但實際上,魚獲量在季節上體現的差異並不十分明顯,惟一較引人注目的是,每年4月到6月之間比較容易碰上短時間連續中魚的狀況,且被釣獲的母魚幾乎都抱卵(應該是為了產卵才靠岸的)。

  寫到這裏有兩件事情必須說明一下:

  一、所謂短時間內連續中魚,說的可不是在1小時內連咬五、六下的小兒科,而是綜合各地釣友的成績一起統計,才會發現的一周內發生數次咬訊的情況。

  二、釣繁殖期的親魚當然不是好事,但在這種風浪好不容易穩定下來、天氣還不會太熱的春末時節,怎麼可能叫釣友不出門呢?所以我們誠懇地呼籲讀者:希望大家儘量把魚獲拍照後放回去,或者交給學術機構、養繁殖單位、水族館,免得日後無魚可釣。

  那麼打重磯的對象魚有哪些?說起來倒也不難想像:只要是能吞下釣餌的魚種都有可能上鉤,因此如石斑類、笛鯛類(紅槽、花臉等)、牛港類、薯鰻、魟仔、沙魚等都頗為常見,甚至還有人釣上過章魚、豬哥、黑毛、雀鯛、蝦姑……

  在釣場選擇方面,既然稱為重“磯”釣,當然就得在岩石(或珊瑚礁)上下竿了,但卻不是任何磯岩海岸都能玩這遊戲——至少得要有恰當的魚可釣才行吧!環境是否適合、搏魚和起魚方不方便等條件一定得一併考慮。以下為選擇釣點的基本原則:

  一、大型魚幾乎都在深水域活動,在平時玩兒浮游磯釣的那種10米以內的海岸,想碰上好收穫可說是機會渺茫。但水太深也不合適,因為途中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很大,同時因為母線太粗,卷線器容納量有限,搏魚時會非常不利。所以最好找深度20米以上但不超過50米的地方下竿。

  二、海底起伏劇烈,有大型溝崁、暗礁、洞穴可供巨魚躲藏的地方,絕對要比平坦單調的地方有希望上大家夥。

  三、魚類活動跟潮水的關係十分密切,釣重磯更是要靠水流帶走餌的味道、引來覓食大物,所以釣場必須有很強的潮流。對於那些動也不動的一灘死水,你就不要有什麼指望了。再者就是要觀察黑潮的動向,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。一般來說,黑潮越接近陸岸,釣況就越可能理想。

  四、為了下竿、搏魚和起魚的方便,釣座應為陡峭且有恰當高度者,坡度緩和的“拖坪”不行,高度達兩層樓以上或低得不到2米的位置也不適合。

  五、有眾多雜魚之處,通常要比場面冷清的地方有利。許多重磯客都說,當他們利用等待的空檔玩浮游磯釣時,假如魚群忽然全部消失,那麼接下來就很有可能看到一塊“暗礁”浮起——當然那不是真的暗礁,而是那種碩大無比的巨物,它就是因為受到各種小傢伙搶食的刺激,想跑過來看個究竟的!

  重磯裝備與技術

  重磯釣到底有多“重”?若從魚獲物大小來看,一、二十斤算小玩意,三十、五十斤勉強夠看,六十斤、八十斤是標準大物,九十幾到上百斤的怪物也絕非不可能!那從裝備的份量來看呢?一支2號磯釣竿大約200克左右,一柄重磯竿卻動輒2千克;浮游磯釣卷線器重量也大約200克,重磯力擼卻要超過1千克……

  釣餌方面,打重磯最普通的材料是整尾約半斤重的新鮮炸彈魚或飛魚,掛的時候將釣鉤穿過餌魚背部或腹部均可,但需注意:掠食者吞吃小魚時,都會採取頭部先入喉的方式(以免被魚鰭鯁到),所以應使餌魚頭部朝向外面、尾巴朝子線方向,並用橡皮筋將餌魚尾巴和子線綁在一起,以免造成大物吞餌不便或只咬掉餌魚而未碰到鉤子的現象。

  假如現場能釣到小白毛、大雀鯛、小牛港之類的活魚,那更是大好的釣餌;用這類傢夥就不必綁橡皮筋啦,反而應儘量減少傷到魚體的機會,鉤子只穿在背鰭前端的肩頭就行了,然後趁它活力四射的時候迅速投入標點。

  除上述釣竿、釣組之外,打重磯還需要若干輔助器材,包括一個附有緩衝彈簧的不銹鋼竿架、一個用來卡住竿尾孔的快速頭、四條防止竿架左右傾倒的固定索(可以使用登山繩索)以及一根系在竿柄上的失手繩。

  這麼多的東西會不會有一點誇張?當然不會!舉例而言:曾有人不相信魚的力量有多大,因此只選用 1.35mm 直徑的鋼絲中繼線,在中魚的時候,那49股鋼絲卻在瞬間爆斷,斷口猶如開了花的麻花一般!至於竿架被拉彎、變形更不是新聞了,還有人因為岩釘打得不確實,釣竿被魚拉得拔地而起,差點連竿帶人一起拖下海去!

  所以,打重磯最大的技術點乃在安全維護方面,這一項搞定了,其他問題就都好辦。

  要把安全搞好,除了基本的固定竿架技能外,中魚和掛底時的處理方式也極重要。就中魚而言,假如來的是一尾真正的巨物,你可千萬別看到釣竿大彎腰、釣線狂泄就興奮得忘乎所以,跳上去抓起竿子就想硬拽,那可是危險萬分的!這時你應寧可讓魚鑽洞也不要躁進,等魚跑累了、出線緩和下來、竿身不那麼彎的時候,再上前處理不遲。

  當發覺釣組掛底的時候,假如判斷是由鉛墜所致,可用一根?面棍(或榔頭柄)卷起主線,儘量繃緊再以一股脆力將之扯斷,絕不可將線纏在身體任何部位(即使是手掌、手臂也不行)去拉它。以前就發生過一起案例:某釣友正要用榔頭柄拉斷捨棄線時,突然一尾大魚前來咬餌,剎那間母線狂出,榔頭更被猛然奪去,連人都差一點栽下海,真是驚險萬分!

  您不妨想想,假如當時母線是纏在手臂上的,結果會怎麼樣?

  如果感覺是鉤子掛底呢?由於4股防咬線拉力超強(以100號 Kevlar 為例,4股編成後強度將高達1噸以上!),想憑人力拉斷是不可能的,故須借助機械裝置。

  這種裝置上面設有一套由齒輪、逆止棘輪與卷線軸組成的機件,另外再加上一根施力扳手。當把母線繞上卷線軸,並以扳手轉動齒輪組時,卷線軸就會把母線逐漸卷回來,而逆止棘輪可以卡住齒輪,讓它只能前進不能後退,如此就能順利拉回釣組了。

  不過也因為4股編防咬線太過結實,所以使用此法拉回的釣組,通常都是鉤子被扯開而非釣線被扯斷。

  打重磯的說道相當多,諸如怎樣才能拋得遠、拋得准?怎樣判斷是什麼魚來咬?如何從水面上判斷海底地形、找出魚兒最可能藏匿的處所……等等,實在很難在一篇文章裏面介紹完畢,日後有機會再進一步說明吧。

  打重磯時的餘興節目

  既然來到海邊,何不趁等待的空檔釣些別的?

  釣什麼呢?理論上,只要是釣場附近海裏遊的,都可以成為目標魚,因此能玩的專案包括浮游磯釣、沉底釣、放流釣等等。不過這麼多種餘興節目,你卻不可能一次都玩到,因為單是打重磯的傢夥就已經讓人汗流浹背了,再帶上那麼多枝枝節節的玩意,出門一趟豈不要開一輛拖拉機?因此加以取捨是必要的。

  如何取捨呢?有幾個簡單的原則:一、裝備的共通性高;二、不致過度增加負擔;三、容易有收穫;四、對打重磯有所幫助。

  我曾經以2號磯竿釣起一尾1斤多重的小牛港,釣友黃仲麒一把搶過去掛在石鯛竿上,選了個水流快的位置拋了出去;牛港可能很是慶倖小命得救,一入水便乘著流勢向外海沖去,把力擼拉得一直倒轉出線。10分鐘後,出線速度先是稍微一滯,隨即轉變成更高速且方向不同的賓士,黃仲麒把卷線器控制杆推到“Strike”,同時大力揚竿作合,遠方海面應聲跳起一尾碩大的鬼頭刀!

  像這類事例,在打重磯時其實是司空見慣的,任何人只要帶妥裝備就不難如願。至於選用的裝備,以下是幾個過來人的建議:

  一、2號或一號半浮游磯釣竿;中小型紡車式卷線器;約4號左右的尼龍主線;1號~5號碳纖子線;磯奴鉤1號~6號若干,以及數種規格的丹錐浮標。

  二、5號以上磯竿或30號以上灘釣竿,搭配中大型紡車式卷線器,母線采3號以上複合纖維線,子線為6號~12號碳纖製品,釣鉤用7號以上管付磯奴或活餌鉤。

  三、長度3米以上、至少能拋投50克假餌的磯路亞竿,裝上大型紡車式力擼,並以4號以上複合纖維線當母線,下接10號以上碳纖子線,視情況準備各式路亞或發泡浮標。

  四、石鯛竿加中小型雙軸式強力卷線器,搭配10號以上編織母線、10號以上碳纖子線或50磅以上尼龍線2米,下方以防咬線綁活餌鉤或挪威鉤(或者視情況使用石鯛專用釣組亦可)。

  這些裝備各有用途,例如羽量級浮游磯竿常可搞些磯邊的魚加菜,更重要的功能是釣放流或重磯用的活餌,如白毛、小魽仔等物。另外,玩浮游磯釣時會打誘餌,這能引起小型魚群搶餌,加上那些漂散出去的食物味道,往往能誘得巨物前來!

  重量級磯竿和灘釣竿可用來玩較簡單的放流釣,即利用載重二三兩的乒乓球浮標和中通鉛構成散尾釣組,切新鮮魚肉片為餌,釣取1千克到5千克左右的小牛港、小紅魽、拉侖之類的洄遊魚。

  或者你也可拿這些傢夥在夜間打底:將乒乓球浮標取消,釣組改為倒吊式綁法,末端用捨棄線綁上二三兩重的鉛錘,同樣以魚肉片為餌來釣取各種笛鯛類、龍尖類、石斑類的好貨色。

  石鯛竿亦為放流釣和打底的重要傢夥,而且它比前兩種的裝備都粗壯很多,能夠應付二、三十斤的魚體,所以相當適合用活魚為餌獵取大物。還有,假如你懶得長時間捧著竿子等待,且釣場上又能挖到海膽的話,換上專用釣組釣石鯛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  其他注意事項

  因為大家都在春末到秋初之間打重磯,所以下麵說的注意事項也以這個時期所需注意的為主。

  天氣是任何釣魚活動首先需留心的事情,你可別以為東北季風一走就天下太平了,其實梅雨鋒面、午後雷雨、西南氣流還有颱風,這些都是這個時期陸續出場的重要角色。它們的威力不但不比東北季風差,甚至可能要勝過數倍。因此出門前掌握準確的氣象資料是絕對必要的:你至少應確切知道未來三天內不會有明顯的天氣變化,太平洋上也沒有正在醞釀的熱帶低氣壓(颱風的前身)。假如知道要有颱風生成,無論距離多遠都不可跑到海邊垂釣,因為颱風所形成的“長浪”往往要比颱風本身提前來襲,而且來時無聲無息,浪頭之高、破壞力之大卻十足驚人。

  如果天氣條件許可,第二個必須注意的問題就是防止中暑。

  所謂中暑,是一種人體調節體溫機制失控所引起的症狀,成因為天氣高溫、悶熱、無風,使運動時產生的體熱無法順利散發。中暑的症狀包括發燒(有可能燒到40℃以上)、頭痛、暈眩、噁心、抽筋、不流汗、心跳與脈搏急促等等,嚴重者還會失去意識。海邊荒磯沒有樹陰可供納涼,水面又會強烈反射光和熱,釣者在這種環境下操竿搏魚,當然特別容易中暑。

  預防中暑的方法是隨時補充水分和營養,保證足量的睡眠,儘量減少曝曬機會。如果非要在大太陽底下活動不可,請穿上透氣吸汗的長袖衣褲,戴上帽子(頭髮少的人更要如此)和手套,設法縮短活動時間。打赤膊並非散熱的好方法,反而會增加輻射熱的吸收量,更容易導致體溫升高,而且還有得皮膚癌的危險,請千萬不要嘗試。

  萬一發現有心跳急促、喘息沉重、熱到快要不行的感覺時,就表示已到中暑邊緣了,此刻必須立即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,除去多餘衣物,並用冰水或碎冰敷拭額頭、頸項、臉部和身體四肢,等待身體恢復正常。

  除了前述重點之外,防曬、防止雷擊、防雨、防蚊蟲叮咬等等也都是不可忽視的保健要項。釣友應該量力而為、未雨綢繆,千萬不可貪釣、不可嫌麻煩,該做好的防備措施一點兒都不要省,該收竿撤退時就要當機立斷。有道是:留得小命在,不怕沒魚釣!對嗎?

 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下,請維護釣場環境清潔,絕對不要留下一堆臭盒飯、爛魚蝦、塑膠瓶罐什麼的。如果實在無法帶走,就集中起來找個安全地點放火燒掉,OK?  
返回列表